2021年12月浙江好人公示
三門縣健跳鎮老人劉祖才入圍
↓↓↓
劉祖才,男,194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三門,三門縣健跳鎮西邊村老年協會會長。他是西邊村遠近聞名的熱心腸,經常幫助附近的村民。2005年,西邊村村民何邦桌因外出打工,將患有智力障礙又無人照料的哥哥何邦前交給年近花甲的劉祖才照顧,劉祖才經過慎重考慮后答應了下來,并承諾“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他餓著”。16年5800多個日夜,他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像親哥哥一樣無微不至地照看其起居,照顧其吃喝,安撫其情緒,帶其四處尋醫問診,沒有讓這個非親非故的鄰里餓過一次肚子、受過一次寒,哪怕何邦前年齡漸長、癡呆程度日益加重,他都沒有想過放棄,還幫其申請低保和住房救助,建起了十多平米的小房子。曾獲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夏日中午,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顧不上自己吃飯,帶上剛煮好的三鮮面,騎著電瓶車穿行在鄉間小道?!鞍钋俺燥埩??!钡诌_村鄰家后,老人來不及擦汗,支起小餐桌,放好面條,攙起臥床的何邦前,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他吃完。這樣溫馨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老人叫劉祖才,今年72歲,現任健跳鎮西邊村老年協會會長,曾任西邊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有著長達18年的村干部任職經歷,以及21年的黨齡,更是遠近聞名的“大好人”。
16年前,因為一句承諾,接近花甲之年的劉祖才,毅然擔負起照顧與他毫無血緣關系,患有智力障礙的村鄰何邦前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5800多個日夜。
一句承諾:
“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他餓著”
故事還得從1979年說起。
那是個掙工分的年代,30歲的劉祖才,擔任了西邊村第一生產隊隊長,而16歲的何邦前,恰好被分配在該隊工作。雖然何邦前一出生,就存在智力問題,但那會年輕還有力氣,也能聽得進話。劉祖才便耐心地手把手教他曬谷子、看管羊群,帶著他和隊員們一起做工。
也正因為這段共事的經歷,何邦前認定了劉祖才這個“哥哥”,兩人結下了“緣分”。
2005年,何邦前的母親過世,其兩個弟弟又常年在外照顧不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何邦前一人在家四處游蕩,十分危險。就當弟弟倆犯愁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劉祖才:“老劉熱心公益事業,經常關照西邊村和周邊村子的‘可憐人’,或許老劉能照顧哥哥?!?/span>
眼看著又要出門務工了,弟弟倆沒辦法,只好找到正在村大隊部值班的劉祖才,拜托他幫忙照顧哥哥:“老劉,我們出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邦前,他從小誰的話都不聽,只聽你的,能否拜托你幫我們照顧他?”
劉祖才知道,偶爾給需要幫助的人送溫暖,和答應一家人的委托幫忙照料是兩碼子事,畢竟自己上有老下有小。面對何邦前弟弟、弟妹的殷切希望,劉祖才眉頭緊蹙,略有所思,經過慎重考慮后,他堅定地點了頭:“你們放心,我會照顧好邦前的,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他餓著?!?/span>
看到老劉點頭了,何邦前家人心里的石頭落了地,他們感激地握著老劉的手說道,“謝謝你,老劉,只要你點頭了,我們就安心了……”
就這樣,劉祖才扛起了照顧何邦前的重任,那一句承諾變成了一生的守護。
不離不棄:
“要是沒有老劉照顧,邦前可能早沒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剛開始照顧的幾年,何邦前只有四十多歲,身體還算健壯,雖然癡呆,但能聽得懂話,除了照顧飲食,平時稍微關照下即可。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何邦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癡呆程度也日益加重,對周圍的人沒有辨識能力,不認人還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和破壞性。劉祖才及周圍的鄰居送來的衣物時常被丟棄,送去盛飯菜的瓷碗也被摔碎。
面對這些,劉祖才夫婦不棄不離,像關愛親人一樣,慢慢來、從頭教:衣物臟了,馬上給他換洗,天冷了為其備上冬衣、鋪好棉被,天熱了為其準備夏裝;瓷碗總被打碎,就改用摔不碎的塑料碗裝好飯菜送去,一日三餐,按時按點,從未落下;情緒不對,就像哄小孩一樣耐心地教導;大小便失禁,夫婦倆從不嫌臟;生病了,就帶著他四處尋醫問診……
就這樣,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劉祖才夫婦照看何邦前起居,照顧他吃喝,一晃就是16年。
何邦前弟弟對于劉祖才不勝感激,每逢過節,總會提上生活用品去探望老劉,但對于他們給的“辛苦費”,老劉總是婉言拒絕,“對我們來說只是多一把米的舉手之勞?!?/span>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要是沒有老劉照顧,邦前可能早沒了?!蔽鬟叴宕迕窳钟裼⒏袊@,“照顧吃喝拉撒,雖然都是瑣事,但能每天堅持下來就是大事,一般人都做不到,只有老劉這樣的熱心腸才能做到?!?/span>
采訪中,何邦前雖然不能用語言表達對劉祖才的感激之情,但從他的眼神里,可以感受到快樂和幸福。當我們問起劉祖才對你好不好時,他總是憨憨地微笑,一個勁地點頭……
守護到底:
“只要他在一天,我就會好好照顧一天”
一開始,何邦前因為沒有住所,劉祖才又怕他在外面亂跑不安全,便帶著他暫時在村大隊部落腳,時間一長,難免不便。
后來,得知政府有“住房救助”政策,他便幫忙申請,再加上何邦前弟弟的貼補,兜兜湊湊給何邦前建起了十多平米的小房子。
這是兩間一層樓的平房,小院的地坪用水泥硬化過,房屋略顯簡陋,但卻被劉祖才打掃得極其干凈。每天睡覺前,老劉都要到邦前的房間查看一番,有時碰到刮風下雨天氣,他不放心,夜里會起來好幾次到他的屋里再看看。
當被問及今后有什么打算,劉祖才樸素的回答溫暖人心:“平時我養塘賺點收入,時間也還算自由,只要邦前在一天,我就會好好照顧一天,希望他能多活幾年?!?/span>
劉祖才16年的付出與守護,承載的是一顆熾熱的“紅心”,傳遞的是一股樸實的正能量,感染了家人,也影響了村民。
“從小到大,總記得我爸經常幫助別人,在我眼里,他就是個活雷鋒?!碧崞鸶赣H,兒子劉道昶很是欽佩,“我要向父親看齊,為百姓做更多的實事、好事、暖心事?!?/span>